教务处教学创新网站-jxcx
 首页  创新活动  教师风采  创新心得  学院动态  通知公告  政策文件  借鉴资料 
  借鉴资料
 
 借鉴资料 
  借鉴资料
首页 > 借鉴资料 > 借鉴资料 > 正文
 

韩 筠:创新教与学 推动新时期高校教学改革

2019-01-26  Click:[]

韩 筠:原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巡视员,现高等教育出版社副总编、《中国大学教学》主编

  古今中外,“教”与“学”历来是教育的基本问题。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提高质量”是这一时期的主题,改革创新、服务国家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使命,融入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大格局、跟踪国际高等教育教学技术和方法改革的新趋势、满足社会和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资源的多样化需求,是这一时期的艰巨任务。

“创新教与学”是一个重大课题,这个课题涉及我国现有2700多所高校、140万高校教师和3550万在校学生。本文从七个方面探讨高校教与学的创新。

第一,以理念为先导,创新教与学。理念是行动的指针。高校要深入研究教育教学理念, 在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引领下,创新教与学。在教与学的关系上,要突出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的理念。就课堂教学而言,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就要做到对于教学内容和问题的处理是学生认识在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集体智慧进行博弈,不断矫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错误认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教与学的过程上,要突出教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第一资源、创新是改进教学的第一驱动力的理念。推动现有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模式转变,在教师指导下给予学生更多自主选择专业、自主选择课程的权利,引导学生真正实现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服务。

  在教与学的改革上,要突出对接学科前沿和市场需求、基于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的理念,增强教学目标、教学资源、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的关联度。要突出“开放”“共享”的理念, 突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有力推动课程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改革以及学习方式方法变革,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在教与学的效果上,要突出增强学生学习内驱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理念。既要促进教师围绕学生学习成长这个中心,以实效为目标搞好教学,又要促进学生珍惜时光、孜孜不倦,下一番心无旁骛、静谧自怡的功夫,沉下来学习钻研,多读经典,既读有字之书, 也读“无字之书”,深入实际、深入基层,努力知其所以然。

第二,以教师为主导,创新教与学。教师是教学的实施者,也是集成和系统化应用教学资源的组织者。高校要发挥教师的核心作用,努力倡导、培养和促使教师不断启迪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志趣,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批判性思维,塑造学生的创造力、研究力和独立人格,营造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等等。

教师传授知识,最重要的是给学生一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尤其是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综合思维、创新思维。课堂教学教师应讲授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讲重点、难点、关键点、生长点,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深化课外学习,为学生打开一扇“窗口”,使学生能够看到学科前沿和发展前景;提供一个“接口”,使学生明白所学知识如何应用。在教学中教师讲授内容多、进度快、信息量大,要体现博与专结合,重在加强学生思维方式的训练和学习能力培养。

教学团队、教研室都是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的组织形式,应当恢复。同时要加强教师集体备课,交流教学经验体会。要健全系统完备的教师培训制度,组织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搭建教师教学交流的平台,关心教师的成长、苦乐,为教师的职业生涯提供可能的政策与资金支持等。高校还应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汇聚一批热爱教育事业、学术造诣深厚、教学经验丰富、具有国际视野的名师大家参与教学,充分发挥名师在教学改革中的骨干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

第三,以学生为中心,创新教与学。教学成效取决于学生学习的获得感。尽管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途径具有多元性,但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是实现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核心所在,而“自主学习意识”又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的原动力。因此,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犹如茫茫大海中行驶的巨轮, 教师是掌舵人,学生是发动机(有原动力),巨轮正确的航行需要两者形成合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确定的课堂教学内容,是由学生接收、领会、消化完成的。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掌控者,不是对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方式进行掌控,而是对课堂教学方向的把握。教学内容是在学生集体智慧与教师智慧的博弈中完成的,因此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至关重要。

  高校课堂教学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的简单转变。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教育外部环境的改变,其核心是教师观念的改变,以及受教育者获取知识态度(学习意识)的转变,即由过去他人强行给我知识变为现在我向他人索求知识。高校要深入研究如何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切实改变“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增强课堂教学吸引力、抬头率、实效性,提高教与学的互动力、互促性,增加教学的感染力、获得感。

  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并不是否认教师的作用,只是改变教师的作用,即由“传授”转向“引导”,以教师课堂作用的改变带动课堂教学模式由“重教”到“重学” 转变。因此,教师仍然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过程的主导者。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从认识论基础、教学模式设计、教学效果评估、教学管理支持系统到新型校园文化建设,都要进行系统的相应变革,否则一切均会落空。

  第四,以方法为指导,创新教与学。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教学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性、经常性工作,先进的理念需要运用合理、有效的方法来达成实效。高校要探索多种机制研究教学问题、调动多种方式培养、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职业素质,真正将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和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实践于校园中。

  随着“互联网+教育”的来临,教师的角色定位将发生转变。教师将从集体化教学转变为个性化教学,将从学习资源的提供者转变为学习资源的选择者和组织者,将从知识的主要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问题的解决者。教师的角色定位变化必然引发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变革,对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必须“精化课内、强化课外”,既要教师“教得好”,更要学生“学得好”。互联网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和方式更加多样化。除了校园生活中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和课堂听讲与讲座活动以及实验室或实习实践中的讨论与合作之外,学生又有了在线学习作为补充。因此,课堂教学的知识性内容教学比例会逐渐下降,随之而来的是实际操作和讨论课程的增加,尤其是讨论式教学、交互式学习、研究性学习的大幅增加。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对教师讲授的内容在深入思考和分析的基础上,敢于提出质疑,不去死记硬背。要建立师生之间良好的双向互动关系,促进教学相长,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和提问,推动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我们也许不能一一列举什么是最好的教学方法,但我们一定都认同:最好的“教”的方法一定是心灵的载体,必定会打动学生。

第五,以技术为突破,创新教与学。如今网络已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引起了整个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在教育领域,网络信息成了教育的重要资源,计算机辅助教育正走向普及,教育信息化、现代化的进程正逐步加快,网络技术对现行教育的优化起到了重要作用。建立基于网络新媒体技术、互联网+和大数据条件下的教与学的新方式,将越来越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高校要加强网络信息技术硬件建设,更要深入研究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创新教与学。

高校要关注科技发展、技术进步、手段更新、方法变革,要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与学科教学培训紧密结合起来,增强教师在信息化环境下创新教育教学的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课程教学内容重塑、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改进,创新教与学。

高校要鼓励教师以开放的胸怀顺应时势,充分运用MOOC、SPOC等在线学习方式,促进教学方式方法和学习方式朝着教学方式混合化、教学资源开放化、学生学习个性化、学习过程社会化方向转变。要创新教学组织模式和教学服务模式,建设在线开放课程群,优化教学设计,重塑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探索线上线下互动融合式教学,实现名师、名课在各层次各类型高校中的广泛共享,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当代大学生是“互联网原住民”,他们与现代信息技术共生共长,尤其适应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条件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要利用信息技术改革推广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式、参与式教学,提升学生信息化环境下自主学习的能力。高校要建立教学云平台,为教师提供个人教学空间,优化教学设计,引导学生线上自学,实施线上线下互动混合式教学。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翻转课堂改革教学模式,真正做到课堂精讲多练,减少教师课堂讲授课时,增加学生课堂讨论课时和课外作业量。

  第六,以管理为引导,创新教与学。管理提质量,管理出效益。教学管理要严字当头,教学政策性措施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健康成长。高校要调整教学管理政策措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其主体性,激励其自主性。要加强课程、教案、教材管理,规范课堂教学要求,强化课堂教学过程监督,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高校要推动开展在线课程资源共享,推广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等网络学习模式,探索建立网络学习学分认定、学分转换、学历认证等制度,加快推动高等教育服务模式变革。高校要开展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改革,以项目驱动教学、伴随学习。要运用“大数据”技术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自主学习资源。要组织建立教学云平台,为教师建立个人教学空间,利用网络条件融合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高校要聘请互联网领域高级人才作为兼职教师,开发新的教学方式方法。要推动基于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和行动研究的教学改革,建立基于学时、学分、学程、学位的教学管理制度。

通常情况下,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阻力并不是来自于教学管理者,而是来自教师。因为教师改变其教学习惯同样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除了要付出辛勤的劳动之外,对于新的教学方式一时也难以适应。因此教学改革改到深处是课程,改到痛处是教师。追求卓越教学的教师,必须接受新的挑战和新的理念与方式方法,不断寻求自我完善的途径。教学管理者则必须研究提供有利于卓越教学的政策保障。

第七,以评价为向导,创新教与学。教与学,要从“必然”走到“自然”这样的境界,需要建立好的激励机制来引导,而“评价”是激励机制的关键。高校要用好评价这个“指挥棒”,把学校的资源、教师的精力聚焦到教学上,引导到更加重视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上。要建立多元评教的教学评价体系,实施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业成绩的过程评价、综合评价、结果评价等多样评价方式,重点评价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校要促进建立基于对话交往的互动式师生关系、基于学生学习成果的教学评价,推动考试方式改革。不要仅以一张考卷定课程总成绩,而辅之综合平时作业、课堂讨论、读书报告、小论文、课外实习成果等成绩,来确定课程总成绩。要建立基于教学全过程、全方位的内部质量控制体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深化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内驱力的教学改革,深化翻转课堂、线上线下互动融合式教学方式方法改革。

要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有效性评价,这种评价不是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等教学任务的否定,其优势在于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掌握知识与提升能力相互交融。为确保教师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必须对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过程进行正确的引导,保证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评价,可以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手段、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动机等方面进行综合判断。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内容应有的放矢,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难点问题的解决。

  高校要完善促进教师安心教学、潜心育人的分类教学管理和分类评价制度,想方设法引导教师把主要精力聚焦在教学上,并鼓励教师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要探索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方式方法改革,以行业、企业的一线需要作为毕业设计选题来源,以学生毕业设计成绩和课程学业成绩综合认定毕业资格。

  高校要改革完善与教学工作密切相关的教育综合评价体系。完善针对高校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建立覆盖全部专业的教学质量持续改进机制。制定专业评估评价指标体系,推动高校注重个性发展,办好优势特色专业。高校要加强自我评估,健全校内质量保障体系,完善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建立本科教学质量、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高校内部要积极开展分类评估,建立以高质量就业能力、产业服务能力、技术贡献能力为评价标准的应用型高等教育评估制度。

在人才培养的大业中,教与学是永恒的主题,“创新”是教与学永远的任务。高校要充分发挥教学改革中的骨干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大力宣传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教学的先进事迹,及时总结推广教师们的教改成果,推动形成以教学为责、为乐、为荣的校园文化氛围。

(原载《中国大学教学》2017年第6期)